信託公司處於中國影子銀行業體系的核心。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對沖基金收集了至少250家信託公司的產品說明書。這些說明書除了披露用作貸款(無論是已承諾貸款還是已計劃發放的貸款)抵押物的房地產的價值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內容。
如今的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有些像上世紀9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日本,或者是2007年至2008年的美國,當時這兩國分別處於由房地產估值過高引發的金融危機的前夕。不僅房地產公司債臺高築(中國房地產公司既在國內大舉借債,又在海外的高收益美元債券市場借債),而且中國其他許多借款者只有用房地產做抵押才能貸到款。
房地產市場低迷加上企業創紀錄的槓桿水準,已經成爲中國股市和債市投資者的主要擔憂之一。槓桿水準不斷成長——由於一系列行業的銷售和現金流疲弱,這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最終會導致銀行和非銀行機構的不良貸款增加,從而限制它們未來提供信貸的能力。就中國而言,鑑於從水泥和煤炭、到船舶和鋼鐵等行業的產能過剩,沒人知道這是好還是壞。
您已閱讀29%(416字),剩餘71%(9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