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房地產

不應誇大限貸放鬆對樓市的影響

中原集團研究總監劉淵:房價持續下跌或購買力大幅提升,才能改變當前樓市低迷,顯然「限貸」調整的效用並非如此,但其對樓市心理層面起到提振作用,房價總體企穩。

近期中國央行、銀監會的通知,改變了10月樓市的走勢。在此次樓市調整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央行放鬆了二套房貸的認定標準,對擁有一套住房並已還清貸款的家庭再次購房,執行3成首付、最低0.7倍基準利率的首套房貸政策。

此次調整一出,市場上出現兩極分化的觀點:有房地產業內人士高呼,「調整力度空前,堪比2008年底的『四萬億』」;但隨後也有媒體指出,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各地樓市成交慘淡,該政策幾無效果。在截然不同的觀點面前,「限貸」調整下樓市的實際情況到底如何?

媒體報導中引用的黃金週期間主要城市新房成交量數據,並不能反映樓市政策調整後市場的實際情況。通常,新房成交數據來自各地房地產交易中心的網上公示簽約數據,簡稱「網籤數據」。由於從購房者支付定金、簽訂預售合同,再到交易中心網上公示,其間會有1-2周的時間。因此,我們平時看到的每日新房銷售數據,其實反映的是前1-2周的交易情況。同時,各地房地產交易中心也受國慶長假影響,數據更新不及時。因此,黃金週期間低迷的銷售數據其實反映的是9月底的市場情況。

您已閱讀16%(444字),剩餘84%(22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