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企業管理

企業不應再囤積現金

FT專欄作家普倫德:從美國、日本、中國到歐洲,許多企業都在囤積現金,如果這些企業能夠降低過度儲蓄,增加資本投資,全球經濟將因此受益。

企業囤積現金的時代正走向尾聲?人們肯定衷心希望如此。如果美國企業決定減持現金,增加資本投資,從而推動更穩健的經濟復甦,那麼全球都將感受到這種好處。同樣的,如果日本和中國那些不愛花錢的企業能幫助減少亞洲堆積如山的過剩儲蓄,全球經濟將受益。

如果這方面將有什麼動作的話,美國可能是第一個。根據美國財務管理專業人士協會(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Professional,簡稱AFP)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最新調查,美國企業確實正開始減少現金餘額,這是自此次衰退以來的第一次。這與國民經濟賬戶的數據一致。美聯準(Fed)的數據顯示,美國非金融企業已從對其他經濟領域的淨貸款者(2009年淨貸款曾達到近5000億美元的峯值水準),變成今年上半年的淨借款者,但數額不大。

問題是,這種信心並沒有反映在非居民私人固定投資上,美聯準經濟學家估計,2012年至2013年,非居民私人固定投資平均每年僅成長4%左右。折舊後的淨投資與資本存量之比仍很低,徘徊在每年近1.5%的水準。

您已閱讀34%(440字),剩餘66%(8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