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預測中國信託產品會出現大面積違約。這些信託產品賣給散戶,用它們來融資的通常是中國最脆弱的借款者。然而,預期中的違約爲何遲遲沒有發生?
根據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數據,中國總債務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已經從2008年的1.5倍攀升至現在的逾2.5倍。
這些債務很多以信託產品的形態存在,它們被用於爲那些國有銀行避而遠之的借款方和項目提供融資或再融資——這些項目包括建成卻無人居住的「鬼城」住宅區、無法產生現金流的基建項目、以及處境艱難的鋼鐵廠。
您已閱讀27%(247字),剩餘73%(6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