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企業管理

讓顧問當老闆

FT管理專欄作家希爾:向來不起眼的顧問們或將得到應有的重視,比起地位層級分明的傳統團隊,由多人共同參與領導的團隊會更有創造力,效率更高。

在昔日的中國,要入朝當一名有前途的顧問,自宮是一條頗爲流行的路子。明朝滅亡正是因爲任用了太多宦官,使得朝廷不堪重負。

無數的副手、助理、臂膀和心腹不得不忍受指摘,他們常被說成沒有勇氣角逐最高職位。理察•希特納(Richard Hytner)的著作《顧問》(Consiglieri)裏講述了這則驚人的歷史軼事,他希望爲那些在幕後和權力走廊中施加影響的人正名。

希特納訪問了許多擔任二把手、在團隊中提供指導意見和從事助理工作的人。令人奇怪的是,雖然被愛出風頭的執行長和團隊領袖籠罩在陰影之下,他們卻似乎自得其樂。作者告訴我,人們懷疑這些人選擇成爲顧問的動機,這很正常。當他辭去盛世長城(Saatchi & Saatchi)一個重要執行領導職位,轉而擔任一個沒有直接下屬的副主席職位時,一半同事懷疑他是在等待一個出任執行長的機會,另一半同事則以爲他不能勝任原職位。

您已閱讀21%(382字),剩餘79%(14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