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職場

太多元也乏味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決策團隊應當擁有恰好足夠的共同點,使他們能夠透徹討論他們之間的不同意見,而不用浪費精力解釋基礎的東西。

不久之前,我旁聽了一個會議,與會者都是某大型知名企業的高層人士。當時會議桌旁坐了12個人:其中有英國人兩名,美國人一名,南非人一名,德國人兩名,法國人一名,義大利人一名,阿根廷人一名,此外還有三個人我無法從口音辨認出他們的國籍。所有這些人都非常成功,而且想必都非常聰明,不然他們無法在一個不聘用笨蛋的公司中生存下來。所有人的英語水準都還不錯,正在圍繞一個對於公司業務至關重要的問題展開討論。但我認爲,這或許算得上是我所見過的最沉悶、最乏味、最術語連篇的商務討論了。

我能想出好多原因來解釋此次討論爲何如此糟糕。首先,與會者們討論的是「人才」,這是一個很容易就讓人廢話連篇的主題。而一位膝蓋上放著筆記型電腦的記者的出現,更無助於他們放鬆。

但我懷疑,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個更加引人擔憂的問題——參會人員過於多元化了。

您已閱讀20%(353字),剩餘80%(13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露西•凱拉韋

露西•凱拉韋(Lucy Kellaway)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管理專欄作家。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裏,她用幽默的語言調侃各種職場現象,併爲讀者出謀劃策。她的專欄每週一出版在英國《金融時報》。露西在2006年獲得英國出版業獎的「年度專欄作家」獎項。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