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一戰

Three events that shaped our world
塑造世界格局的三大事件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今年是一戰爆發100週年、諾曼底登陸70週年、蘇聯解體和天安門事件25週年。過去的100年,人類既經歷了極端的合作,也經歷了極端的衝突。面對似曾相識的選擇,我們以何種方式來應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將塑造未來100年的歷史。

This year is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start of the first word war,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D-Day and the 25th anniversaries of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empire and the savage crackdown around Tiananmen Square. One hundred years ago, Europe’s fragile order fell apart. Seventy years ago, the democracies launched an assault on totalitarian Europe. Twenty-five years ago, Europe became whole and free, while China chose market economics and the party state. We have now lived for a quarter of a century in an era of global capitalism. But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essures of such an era are also increasingly evident.

今年是一戰爆發100週年,諾曼底登陸70週年,蘇聯解體和天安門事件25週年。100年前,歐洲脆弱的秩序分崩離析。70年前,民主國家對極權歐洲發起了攻擊。25年前,歐洲成爲一個自由的整體,中國則選擇了市場經濟加一黨制。如今,我們邁入全球資本主義時代已有25年。但這個時代面臨的政治和經濟壓力也日益明顯。

您已閱讀9%(774字),剩餘91%(76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