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國房地產市場即將跌入深淵,採礦業是不是已聽見風聲?哦,答案也許是肯定的。2014年迄今爲止,鐵礦石價格悄然下跌了四分之一。只需要付出4倍預期本益比的價格,你就可以入手擁有對華業務的澳洲Fortescue的股份。而規模大得多的鐵礦石生產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本益比仍維持在12倍。
對鐵礦石有更大敞口的大型礦商力拓(Rio Tinto)的本益比則爲10倍。看來,投資者一定以爲規模將成爲熬過中國房地產崩盤衝擊的關鍵因素。這種態度也許是明智的,也許是愚蠢的。那麼,如果把這種理論運用到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自身,結果又會如何呢?
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的深淵正日益顯現。比起2007、2008和2009年3年,過去3年中國出售的土地總量多了一倍。而在2007年到2009年這3年裏,中國地方政府曾用賣地收入爲史上最大規模的財政刺激之一提供了資金。相比之下,目前看不到財政刺激的跡象,而2013年底城鎮在建住宅的建築面積卻達到了57億平米,是年均銷售量的5倍。
您已閱讀52%(435字),剩餘48%(4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