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觀察

總理的心思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曉波:一國總理不好當,大國總理更不好當,中國總理尤難當。有些事情說了未必做,有些事情做了未必說,更多事情要等到臨發生,爲總理預設一個理論或主張,本就困難到極點。

當今中國的宏觀經濟亂雲飛渡,如一地亂了方寸的積木,隨便撿起幾片便能拼出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近一月,耳語之間議論最多的是「總理到底在想什麼」。

4月12日,李克強總理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在開幕式上宣稱,「我們不會爲經濟一時波動而採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這句話立即得到了放大式的解讀,僅僅半年前,總理在國內的經濟形勢分析會及出訪中亞、中東歐等地時的標準表達爲「中國的宏觀調控不會出臺刺激經濟的政策」。兩句話中,悄然多了一個「強」字,有人便猜想,那麼是否會有「微刺激」?

由這個猜想出發,人們可以隨地撿起下面這些「積木」:

您已閱讀9%(255字),剩餘91%(24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