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復工寫第一篇專欄,正在爲選題犯難,一條新聞跳進眼簾:2月6日,馬勝利因病去世,享年76歲。
這是一個已經有點久遠的名字,就如同一段已經有點久遠的歷史。先讓我完成簡單的敘述:1984年3月,國營石家莊造紙廠因連年虧損難以爲繼,業務科長馬勝利貼出大字報,主動要求承包經營,僅一個月就實現盈利。第二年7月,新華社向全國媒體播發長篇通訊《時刻想著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廠長馬勝利》,他成爲當時全國知名度最高的企業家。由於馬勝利等人的試驗,促使當時的中央政府下決心將發端於農村的承包制引入城市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是爲「包字進城、一包就靈」,在其後的十年裏,承包制一直是國企改革的主要模式。馬勝利因此入選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在中南海紫光閣前拍照時,他被安排在總書記的旁邊,他也是迄今唯一一個榮獲過兩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人。
然而,試圖繞開產權清晰化的承包制最終沒有救活國有企業體系,馬勝利在後來也因擴張過快而導致企業陷入新的危機。1995年,馬勝利被免職,造紙廠資不抵債宣佈破產。此後他每月領130元退休養老金,跟老妻和兩個女兒擠在兩間破舊狹小的平房裏。爲了謀生,馬家租賃房子開了一間「馬勝利包子鋪」。後來,馬勝利還出山辦過一家小的造紙廠,衛生紙的品牌是「援旺」,餐巾紙的品牌是「六月雪」,前者與「冤枉」諧音,後者則有「竇娥沉冤,六月下雪」之意,其滿腔悲憤,溢於言表。
您已閱讀26%(578字),剩餘74%(16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