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兩年,不同的財富報告和媒體新聞告訴我們,中國的企業家羣體不是已經完成了移民,就是正在考慮移民。而在企業家們給出的理由中,除了「更好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和教育資源」之外,「保證財富安全」成爲了很多企業家移民或者考慮移民的主要理由。
提到中國的企業家,人們自然想到他們財富的「原罪」。的確,一個從財富扁平化的社會里迅速崛起的新富階層,很難讓人不去懷疑其財富的合法性。「小崗村」的生死狀就是對這樣的企業家精神的一個意味深長的註腳,在這個註腳裏,有的不僅僅是摸著石頭過河的膽戰心驚,還有最後官方對其合法性追認的逢凶化吉。
在中國幾十年的經濟改革歷程中,由鐵板一塊的計劃經濟國家體制,向市場經濟多元化轉軌,以民營經濟爲代表的經濟力量,總是先迸發於三個地帶:經濟的邊緣地帶,制度的灰色地帶,管制的空白地帶。從宏觀上,如果說中國經濟的崛起,是讓大量生產力從效率低的社會生產部門中(如農業)釋放出來,到生產效率更高的部門從而實現了社會整體生產效率的提高,那麼在中國富裕階層崛起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大量的社會閒置資本被配置到回報率更高的私人部門下,從而實現了財富的迅速成長。而在這其中,大量的國有資產通過公開、灰色甚至黑色的方式成爲了私人資產。這樣的過程發生在「今天」,就是一種政商勾結之惡,如果發生在「昨天」就成了企業家們的「原罪」。他們殷切地希望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予以徹底清除。
您已閱讀39%(590字),剩餘61%(9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