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自信

職場上講能力而不是信心

FT專欄作家凱拉韋:自信是廣受人們讚賞的品質,但按照一位商業心理學教授的觀點,不自信會更好。的確,在職場中,重要的是勝任工作,而不是相信自己能勝任工作。

在電影《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中,當裘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走向她要當家庭教師的人家、即將展開她的第一份工作時,她對自己唱道:「每走一步我都更確信,一切都會好起來。我有信心世界會由我掌控,他們將不得不認同這一點——我對自己有信心。」

從我開始工作以來,我一直試圖養成這樣的心態。只要我能激發起一些「對自己的信心」,世界也同樣會由我掌控。我從沒想過要質疑這種想法是否正確,因爲它的正確性顯而易見。每個人都欽佩有自信的人。每個人都希望給孩子們灌輸信心。我有個孩子天生就相信自己是個十全十美的人,看著他我就完全明白——從遺傳上來說,他顯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就算是不那麼欣賞《音樂之聲》的人也同意,信心很重要。幾年前,當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她曾說過,比起《音樂之聲》,她更喜歡《美好人生》(It's a Wonderful Life),這話說得叫人莫名其妙——在倫敦市中心參觀一所學校時,她告訴那裏的學生:「你們能否取得成功,取決於你們自身有沒有信心和毅力。」

您已閱讀26%(464字),剩餘74%(13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露西•凱拉韋

露西•凱拉韋(Lucy Kellaway)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管理專欄作家。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裏,她用幽默的語言調侃各種職場現象,併爲讀者出謀劃策。她的專欄每週一出版在英國《金融時報》。露西在2006年獲得英國出版業獎的「年度專欄作家」獎項。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