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圍繞全球經濟的辯論呈現出一種令人擔憂的簡單化傾向。如今有些人辯稱,僅僅因爲不能肯定地證明高債務對成長有害(儘管大部分結果仍支持這一點),那麼債務就不算什麼問題。除了近來圍繞債務研究文獻的公共辯論外(我們已爲此討論了自己在債務與成長關係方面的研究結果),這場辯論再次需要重新與事實聯繫起來。
我們先看一則事實:在許多國家,其債務對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正處於創紀錄高度,其中不少國家的債務比率甚至高於戰時的峯值。除此之外,人們還擔憂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帶來的或有負債,以及資金不足的老齡社保與養老金項目。就德國而言,該國還可能需要爲歐元區夥伴國的債務負擔提供更多緩衝。有些人表示不必擔憂,他們指出戰後經濟飛速成長的現象。但是,今天債務問題的解決方法將不再是戰後復員對供應的提振,也不再是解除戰時管制所釋放的需求。
要明確的是,在成長已變得更爲穩固之前,任何人都不應主張穩定(更別提降低)債務水準——如果仍有這種選擇的話。歐元區外圍國家最多只能有限地利用國際資本市場,而且面對高昂借貸成本,因此它們的選擇更爲有限。
您已閱讀23%(456字),剩餘77%(14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