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肯尼思•加爾佈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是這麼奚落同時代的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米爾頓的悲劇在於,他的政策主張曾被實踐檢驗過。」
這話或許也適用於哈佛大學(Harvard)的卡門•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肯尼思•羅戈夫(Kenneth Rogoff)。特別是在歐洲,支持緊縮的政策制定者嘗試了由這兩位經濟學家的研究推導出的一些政策,結果在經濟上和人道上都造成了災難性後果。兩位經濟學家的悲劇不在於Excel表格操作失誤,而在於誤用了PPT。他們高調宣傳了自己的研究結果。在宣傳過程中,他們遵循了小報報導的黃金原則:簡化,然後誇張。
兩位教授先是在2011年出版了暢銷書《這次不一樣》(This time is different),接著又對債務和成長的關係進行了研究。此後,他們無疑開始堅信,數據顯示:90%是債務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的一個臨界值,若高於90%,經濟增速就會驟降。許多政策制定者援引這條規律,呼籲債務與GDP之比降至此臨界值以下,以防經濟增速驟降。萊因哈特和羅戈夫兩位教授因此成爲了緊縮政策的知識教母和教父。
您已閱讀25%(511字),剩餘75%(15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