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英國淨公共債務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達到240%。這是英法之間長達125年的戰爭留下的財政遺產。這種極其沉重的債務負擔導致了什麼樣的經濟災難?答案是工業革命。
但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卡門•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卻在一篇著名的論文中主張,當公共債務與GDP之比超過90%時,經濟成長就會急劇放緩。英國在19世紀的經歷有力地反駁了這種觀點,因爲那個時代標誌着生活水準持續上升的開端,而今天我們這個世界的特徵之一就是生活水準持續上升。那個時代的經濟成長是後來世界各地持續成長的源頭。
如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馬克•布萊斯(Mark Blyth)在一本傑出的新書中所言,大衛•休謨(David Hume)和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等18世紀的偉大經濟學家曾對公共債務過高發出過警告。由於戰亂不斷,英國政府沒有理會這些警告。但這些警告在當時聽上去肯定極具可信度。舉例來說,從1815年到1855年,債務利息支出幾乎佔到英國全部公共支出的一半。
您已閱讀18%(490字),剩餘82%(21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