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經濟

卡麥隆「緊縮論」站不住腳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英國首相爲失敗的緊縮政策辯護,並把赤字歸咎於政府多年不計後果的支出和借款,但英國的問題在於經濟脆弱,緊縮使之雪上加霜。

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近期講到英國經濟時聲稱「別無選擇」,引發了諸多批評。批評是合理的。英國首相用於論述政府應當堅持財政緊縮計劃的理由都大錯特錯。

不難理解卡麥隆爲何一定要爲政府失敗的主打政策辯護。當初,剛上臺的聯合政府頒布2010年6月緊急預算案,開始實施緊縮計劃。從那以後,原本顯示出復甦跡象的英國經濟陷入停滯。甚至連政府的財政狀況也很糟糕。根據權威機構英國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最新的《綠色預算》(Green Budget),本財年的借款需求可能高於上個財年。只有生產率暴跌才能拯救危局——維持超低的失業率,改善產出困境對社會的影響。

這樣糟糕的記錄要如何爲之辯護?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的西蒙•雷恩-李維士(Simon Wren-Lewis)和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的喬納森•波特斯(Jonathan Portes)等人反駁了首相的觀點。以下爲要點。

您已閱讀21%(478字),剩餘79%(18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