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

FT社評:必須讓企業文化負責

有些人擔心,對民營企業文化的批評可能會演變爲一場指桑罵槐式的抨擊,其矛頭指向的是資本主義及其對競爭和經濟自由的信仰。這些人錯了。

英國央行(BoE)行長默文•金爵士(Sir Mervyn King)最近向國會議員們表示,巴克萊(Barclays)需要一種「新的文化」。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負責審慎監管的最高官員安德魯•比利(Andrew Bailey)也向議員們表示,巴克萊現有的文化是「一種賭博文化——與我們大家對賭」。在巴克萊承認虛報關鍵利率報價之後,這件事開始衝擊到方方面面,從具體的不檢點行爲到企業文化。這對我們是一種警告,而且來得正是時候。

有些人擔心,對民營企業之文化的批評可能會演變爲一場指桑罵槐式的抨擊,其矛頭真正指向的是資本主義及其對競爭和經濟自由的信仰。這些人錯了。健康的企業文化不是阻礙資本主義進步的因素,而是資本主義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文化並不是經商寶典或自吹自擂的企業報告中提出的某種空想。文化像我們呼吸的空氣一樣不被注意卻真實存在,它是一個由心照不宣的相互理解編織而成的網路,對相關成員彼此之間的期望加以規範。這個網路決定著所有組織或社會團體的命運。巴克萊名譽掃地的前執行長鮑勃•戴蒙德(Bob Diamond)明白這一點;他曾聲稱「文化體現在人們在無人監督情況下的行事方式上」。他說得沒錯,但他卻沒有按照自己說的去做。

您已閱讀55%(514字),剩餘45%(4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