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出來你是個慷慨的人。不過,你覺得自己捐出的善款,使用效率有多高?衡量一家慈善機構,一個簡便的計算方法是考慮它有多少錢花費在了經營中,如行政管理和籌款,而不是用在第一線幫助他人。可惜有一個小小的問題:這種簡便的計算方式具有極強的誤導性。
對於研究慈善機構效率的人而言,這種見解並不新鮮。研究其他慈善機構效率的公益組織Givewell五年前就曾抱怨過,「一種普遍的看法是,非盈利組織應該把所有的錢都直接交給需要幫助的人,它們所有的行政工作都應當儘量少花錢。」《有好意還不夠》(More Than Good Intentions)一書的合著者、經濟學教授迪安•卡蘭(Dean Karlan)對Givewell的建議做過分析,他發現出色的慈善機構在行政管理和籌資方面的開支往往更多,而不是更少。
新書《重點不是你給了什麼,重點是你給的方式》(It Ain't What You Give, It's The Way That You Give It)的作者卡羅琳•法因斯(Caroline Fiennes)解釋道,籌資成本通常是由捐助者決定的——他們可能慷慨也可能吝嗇,可能不瞭解籌款用途也可能瞭解。同時,行政成本中可能包括高效的物流、會計或採購系統,此外還要花錢進行嚴格的評估。
您已閱讀37%(537字),剩餘63%(9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