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當日本政府任命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負責日本航空公司(JAL)的重組事宜時,分析師們擔心他缺乏在航空業工作的經驗。事實上,當時他將滿78歲,曾創立過兩家日本知名企業——電子設備生產商京瓷(Kyocera)和電信公司KDDI;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出家修行的和尚。在他接手新職務的4個月前,稻盛和夫向《華爾街日報》(WSJ)表示,研究佛學「提升了我的心智,豐富了自身的修養。這種思想的昇華有助於我重振日航」。
僧侶身份並非成爲企業高階主管的必要條件,但這則故事表明,某些人下意識地對缺乏行業經驗的新任高階主管橫加指責,是一種非常淺薄的做法。本月初,貝寶(PayPal)總裁史考特•湯普森(Scott Thompson)被任命爲Yahoo(Yahoo)執行長,幾乎從宣佈訊息那一刻起,分析師和評論人士就開始在網路媒體上挑刺,大肆宣揚其簡歷中的破綻,任憑Yahoo強調湯普森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股東的不安是可以理解的:Yahoo目前處境艱難,該公司爲擺脫困境而任命的上一位執行長——即湯普森運氣不佳的前任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也是一位沒有任何消費者網路和網路廣告行銷業務背景的圈外人士。
押注讓一名菜鳥經營一家跨國企業顯然不合情理。此外,在一些行業,往往受到監管的行業,行業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銀行業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最爲明顯。即使像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的鮑博•戴蒙德(Bob Diamond)和美銀(Bank of America)的布賴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這兩位經驗老道的高階主管,外界也在擔憂:作爲全能銀行的新任執行長,他們缺乏零售銀行業的從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