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朝九晚五

對付自己,你有招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有的人心想事成,有的人光想不成,因爲前者找到了方法,後者沒找到。在「想法」這個步驟上,大家其實半斤八兩。

我聽到的一個有創意的「勵志方法」來自於一位中科院院士。他在一次講座中說,因爲家裏那時沒有鬧鐘,爲了早起讀書,他創造出「尿療法」,就是睡覺前喝一大杯水,讓自己被尿意喚醒,然後讀書。聽到這個方法後,我馬上聯想到成語「頭懸樑,錐刺股」,但比較起來,顯然是「尿療法」更有幽默感。雖然現在的手機都有鬧鐘功能,但意志薄弱的時候,把手機藏進被子,因而錯過時間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在一次需要凌晨四點起牀的時候,爲了雙保險,我嘗試過一次「尿療法」,睡前喝了一杯水,結果慘敗,凌晨2點半就起來了。這時我才意識到,「尿療法」的操作並不簡單,喝多少水,幾點喝,才能確保在幾點起,是長期實驗的結果,不是我這種偶爾爲之的人能夠效仿的。找到一個方法,防止自己把鬧鐘藏進被子,纔是我最需要的,比如,設十次鬧鐘等等。

想到「招數」這個題目,是因爲我覺得爲什麼有的人心想事成了,有的人光想不成,區別很可能在於前者找到了方法,而後者沒找到。而在「想法」這個步驟上,大家其實都是半斤八兩。

拿寫專欄來說吧。這個活兒看上去簡單,但每週準點交一篇,並非易事。一個經常發生的情況就是,坐在電腦前好幾個小時,網上都繞地球好幾圈了,還是沒寫出來。我的辦法是,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給自己放一天假,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堅決扔掉這個任務。看個電影,在網上毫無目的毫無任務地閒逛,都可以減輕那種想寫又寫不出的焦灼感。而一天的輕鬆過後,一種小小的內疚感就會浮出腦海,並進而推動寫作效率。

您已閱讀60%(610字),剩餘40%(4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朝九晚五

職場衆生百態、杯水風波、微言大義。作者「誰誰誰」本名薛莉,FT中文網生活時尚頻道主編、專欄作家。曾任網站製作人、項目經理及《ELLE》中文版專題總監。著有《朝九晚五》、《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