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朝九晚五

你容易犯的四個錯誤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一些人在權衡跳槽問題時,會被「免費」福利牽絆住,但爲此付出的是一生的工作愉悅感和自由選擇的快感。

美國行爲經濟學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在所著暢銷書《怪誕行爲學》中,用實驗證明了一系列人容易犯的錯誤,比如,你的感受會被你的預期影響,這可以解釋爲什麼著名小提家提著數百萬美元的天價小提琴在地鐵站里拉琴就無人喝彩,而在音樂廳里拉,不僅有門票收益還有雷動的掌聲;比如,把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混淆。舉個例子,一位男士對約會的女孩子說,我已經在你身上花了好幾千了,卻連一個吻都沒得到,這句話意味著,他永遠都別想得到了。

多年來我熱衷於觀察人的職場行爲,並致力於對此冷嘲熱諷,但令人尊敬的丹•艾瑞里卻熱衷於用實驗研究人的行爲,並致力於推斷出像數學定律一樣的普遍結論。我發現其中至少有四個結論,爲我曾經鞭笞過的人或事找到了答案。

「免費」的東西,讓你花費更多。丹•艾瑞里證明了,人過於熱愛免費的東西,以至於不惜爲此投入時間、精力甚至金錢,比如,爲了得到一個不需要的杯墊贈品,寧願再花20元買一個不需要的杯子之類。我知道一些人在權衡跳槽問題時,也會被「免費」的福利牽絆住。他們會問:新公司有補充公積金嗎?原來我們公司每年有兩次免費旅遊,你們那兒有嗎?每月發麪包券和電影票嗎?即使新公司提供的薪水總額完全可以涵蓋免費福利的貨幣價值,人們依然會採用這樣的計算方式:把增加的貨幣部分視爲跳槽的應得利益,而對失去的免費福利耿耿於懷。我曾經問過一個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友人,她一直在跳槽這件事上搖擺不定。我問她:你的那些福利到底值多少錢嘛。她猶疑著說:但不能這麼算啊……讓她猶疑的,應該也包括那份「免費的」穩定感吧,儘管她也知道事業單位轉企業單位的命運只是個時間問題。但她需要爲這種免費福利付出的是一生的工作愉悅感和自由選擇的快感。

您已閱讀55%(705字),剩餘45%(5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朝九晚五

職場衆生百態、杯水風波、微言大義。作者「誰誰誰」本名薛莉,FT中文網生活時尚頻道主編、專欄作家。曾任網站製作人、項目經理及《ELLE》中文版專題總監。著有《朝九晚五》、《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