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在影樓工作過的化妝師對我說,有電視臺邀請她做節目嘉賓,揭祕婚紗攝影行業的亂收費黑幕。儘管電視臺答應可以戴面具,可以不出正面形象,並且有挺不錯的報酬,化妝師想了想,還是拒絕了。原因是:儘管我現在不在影樓工作了,但那個小圈子的人都認識我。就算不出正面,人家也會認出我,以後在這行還怎麼混啊。
我覺得她做了正確的選擇。一旦她成爲行業的「揭祕者」,便從此站在了行業的對立面,成了行業的叛徒。如果她還完全沒有準備好在其他行業另起爐竈,是得擔心一下「以後怎麼混」。但我不覺得電視臺在這裏面有什麼錯,盡一切努力請到對節目有價值的人,是電視臺份內的事,但來不來,是你的決定,沒有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
我也遇到過化妝師遇到的事。以前我寫過一篇「不倒翁CEO」,文章裏提到一位中國區總裁十年內換了四家公司。馬上就有媒體找到我,希望我提供這位CEO的名字和身份。我當然不會給,給了以後我還能指望再採訪到這位CEO嗎?但這位寄希望於從我這兒得到名字的媒體人也算盡職,大概他們打電話來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我是否是「楞頭青」吧。
您已閱讀38%(449字),剩餘62%(7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