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管理

雙頭管理未必不好

FT專欄作家加普:指望上市公司的執行長與別人分享權力似乎是毫無希望的空想主義。但是分權制一旦奏效,卻可能產生切實而持久的價值。

雖然高盛(Goldman Sachs)公開地對這一想法嗤之以鼻,但人們確實已經開始在想:誰將接替勞爾德•貝蘭克梵(Lloyd Blankfein)出任該行執行長?近日公佈第一季度營收下滑7%的高盛,目前狀況足夠良好,儘管該行冠冕堂皇地表示:貝蘭克梵可以在一、兩年內體面地交班。

貝蘭克梵的繼任者可能是現任總裁加里•柯恩(Gary Cohn)、《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近日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另兩位候選人中的一位,或是別的什麼人。但有一點似乎毋庸置疑:只會有一個人出任,高盛已經放棄了其早年實行的最高層分權制。以往一直採取合夥制的高盛,已經變得與其它大多數上市公司一樣,成爲一個獨裁製企業。

這真是可惜——儘管說指望上市公司的執行長與別人分享權力似乎是毫無希望的空想主義。關於團隊和合作的重要性,這些執行長說得頭頭是道,但他們要求員工照他們說的做,而不是照他們做的做。

您已閱讀18%(395字),剩餘82%(17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