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臥底經濟學家

教育也嫌貧愛富?

FT專欄作家哈福德:英國教育的真正問題始於低齡階段。爲相對富裕的學生補貼學費並非解決之道。資助相對貧窮的孩子,讓他們在16歲之後仍然能接受教育,或許會有幫助。

學生們上月走上倫敦街頭,抗議學費不斷上漲。

我很難責怪他們,但學費上漲並不是他們所宣稱的最大不公。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當然是不公平的:前幾屆學生付的費用較少。還有人根本就沒有付費。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在牛津(Oxford)接受的教育是免費的;我也一樣——我比他入學晚了近10年,在同一所學院學習了相同的課程。對此我很感激。

但是不是免費教育就意味著巨大的社會進步?卡麥隆的家庭並不貧窮,而他的牛津教育背景也讓他表現得足夠出色。那麼,認爲卡麥隆本該支付自己的部分學費,而不應由納稅人來承擔,這種觀點是不是真的很過分?

您已閱讀19%(265字),剩餘81%(11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