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朝九晚五

夢想是什麼生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有「夢想」的,不一定經營得成功;經營得成功的,不一定有「夢想」。

北京電視臺BTV財經頻道《名人堂》欄目的「80後」夢想行動派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其中重要的一站是去李開復的創新工場交流經驗。

把「創業」和有「夢想」結合在一起的不止北京電視臺,上海藝術人文頻道的《大聲說》在討論青年人夢想的一期節目中,也請來一位創業80後,作爲夢想的代言人。在這些媒體的暗示中,創業又豈止僅僅與「夢想」有關,還意味著「遠大理想」、「成功」和「有作爲」。在熱門徵婚節目《非誠勿擾》中,我看到過一位中國本土最大的IT公司的銷售經理倍受冷遇的情景。有女嘉賓問他:有沒有想過創業,把自己的公司做上市?沒有。女嘉賓馬上說,我希望找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原來有一份體面工作,並且不到30歲做到收入不錯的銷售經理,希望過和睦安穩的平靜生活,成了沒理想沒追求的典型。

用「創業」與否來界定「夢想」的有無當然是荒謬的。在我接觸到的林林總總的人當中,有「夢想」的,不一定經營得成功;經營得成功的,不一定有「夢想」。比如一位法律系大學教授,曾經夢想著重塑中國司法系統,他當然沒有成功,不過是一名大學教授而已;比如廣東一位經營食堂的企業家,如今日進數十萬,但他從來沒有夢想過重整中國食堂業,創業二十年中,他不知換個多少個行業,什麼掙錢做什麼。夢想是什麼生意?有錢賺嗎?

您已閱讀54%(529字),剩餘46%(4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朝九晚五

職場衆生百態、杯水風波、微言大義。作者「誰誰誰」本名薛莉,FT中文網生活時尚頻道主編、專欄作家。曾任網站製作人、項目經理及《ELLE》中文版專題總監。著有《朝九晚五》、《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