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電影剛上映時,我想約一位著名影評人寫篇評論,發短信詢問他的立場和態度,他回簡訊:去看我的微網誌吧。說句老實話,這個回答讓我有點惱怒——因爲有了微網誌,這位結交了十多年的朋友甚至懶得再跟我一對一溝通了。他憑什麼認爲我一定會去看微網誌?還有,一句「去看我的微網誌吧」,倒的確是節省了他的溝通成本,卻讓我白髮了一條簡訊,還得另外花時間重新上網找他的微網誌,而這一切本來也就是他一句話的事。
但這卻是每個職業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現在很多老闆是通過部落格宣佈重大決策的。對於積極走上層路線的下屬來說,想了解老闆的興趣愛好、所思所想,與其天天潛伏在辦公樓裏做偵察員,不如研究老闆的部落格;現在很多客戶的「笑點」是開心網上的段子和熱辣小調查,與其在買什麼禮品取悅客戶上絞盡腦汁,不如多和客戶說點捧腹的「開心」牌笑話;對於像我這樣的編輯,如果想籠絡住衆多有影響力的作者,而其中有不少作者熱衷於「織圍脖」的話,就算我對此完全不感興趣,也得「積極」成爲「圍脖」的圍觀者,並且把自己變成這些大腕寫手的粉絲。
從BBS、ICQ、QQ、MSN一路走到今天的部落格和微網誌,我是從「部落格」這個環節開始落伍的,或者說雖然行動上並不落伍——很早就圈了地,但主觀上一直牴觸——荒在那裏,不去打理。自從發現幾位作者老友在談話時默認我也是他們的微網誌讀者後,我纔開始真正「織圍脖」,因爲我發現,再不織,就要被職場淘汰了,就像被職場淘汰過的一大批不會用電腦的人一樣。
您已閱讀56%(607字),剩餘44%(4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