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How being big helps and hinders China
中國太大了?


FT亞洲版主編皮林:有時,中國規模巨大是一個明顯的問題。在人民幣匯率上是如此,在大宗商品上也是如此。誠然,龐大的規模可能妨礙中國的成長,卻也會帶來巨大的優勢。

After a great deal of time spent trave龐大的規模有可能妨礙中國的成長,但也會帶來巨大的優勢。lling in China, reading about China and thinking deep thoughts about China, I ha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ost profound thing one can say about it is this: China is exceedingly big. This may seem like an awfully trite observation and, frankly, a terrible waste of the Financial Times’ money. But China’s sheer size helps to explain much about the country, from its impact on global commodity markets to the fact that one of the world’s poorest countries is now routinely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 as the (still) mighty US. El Salvador, a nation with roughly the same standard of living as China, barely gets a look-in.

在花了大把時間在中國旅行,閱讀有關中國的材料,並深入思考有關中國的東西之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可以說,中國的最深刻的特點,就是這個國家太大了。這聽上去或許毫無新意,老實講,也像是在白白浪費英國《金融時報》的錢財。然而,中國的巨大規模,有助於解釋關於這個國家的許多事情:從其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到人們如今經常把這個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與(依然)強大的美國相提並論這一事實——對於生活水準與中國不相上下的薩爾瓦多,人們卻漠不關心。

您已閱讀15%(911字),剩餘85%(53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