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地方的磚式建築都被玻璃建築取代,那麼地球表面將發生巨大變化,」德國表現派作家保羅•希爾巴特(Paul Scheerbart)在1914年寫道。「那就好像地球穿上了一層寶石和琺琅做成的外衣。其光輝奪目絕對令人無法想像。」同時他還預言,街道上的馬糞堆很快就將會沒過中倫敦和曼哈頓那些大樓的二層。
這兩項預言都沒有變成現實。這種對城市未來的預言很少(如果有的話)會變成現實。然而,儘管預測未來困難重重,但人們總是禁不住會這麼做,特別是在建築師、規劃者和城市經濟學家正卓有成效地爲我們建造未來城市之際。都市化是一項長期工程,但現在正在建造的城市將定義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
我們有必要指出,憑藉自身彈性,全球知名城市已證明了批評者是錯誤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董事託尼•特拉弗斯(Tony Travers)表示:「近至上世紀70年代、甚至80年代時,人們還認爲,隨著歷史較爲悠久城市的人口不斷減少,它們的全盛期已過,將變成多餘的東西,人們開始到越來越偏遠的地方工作。」
您已閱讀15%(435字),剩餘85%(25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