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在阿姆斯特丹重溫馬勒

馬勒音樂節遠非一系列尋常音樂會的合集,它更像是在古典音樂這片小衆樂土上的一次朝聖,吸引著全球遠道而來的馬勒信徒。
圖爲阿姆斯特丹馬勒音樂節的演出現場,攝影:Milagro Elstak

「來自56個國家,56000名訪客!」在古典音樂這片相對小衆的樂土上,剛剛於阿姆斯特丹圓滿落幕、爲期11天的馬勒音樂節,不僅僅是一場音樂盛事,更可謂是一樁歷史性的文化里程碑。回溯馬勒音樂節的舉辦歷程,至今不過三度:第一次距今逾百年,第二次是三十年前,而最近這一次,正是方纔於今年5月劃上句點的這一屆。

這場盛會由荷蘭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簡稱RCO)傾力發起,不僅廣邀全球頂尖樂團,更匯聚了聲譽卓著的指揮大師齊聚阿姆斯特丹。音樂節於5月8日拉開帷幕,演出長達80分鐘的《親愛的馬勒!》(Dear Mahler!),巧妙地以馬勒的私人書信爲線索,引領聽衆穿梭於他那宏偉而深邃的音樂作品之間。5月18日適逢馬勒的忌日,音樂節在莊嚴的氛圍中落下帷幕,芬蘭指揮奧拉莫(Sakari Oramo)執棒柏林愛樂樂團,深情演繹了《第十號交響曲》中的慢板樂章,以及《大地之歌》。這場音樂節,遠非一系列尋常的音樂會可比;它更像是一場朝聖,吸引著來自全球各地遠道而來的馬勒信徒。

馬勒(Gustav Mahler)生於波西米亞(當時屬奧地利帝國,現爲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一生大部分時間在維也納度過。那麼,阿姆斯特丹爲何能成爲馬勒音樂節的舉辦地呢?

您已閱讀13%(541字),剩餘87%(36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