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朝九晚五

才20多,失什麼敗?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重點大學畢業生的自我評價和用人單位對重點大學生的評價之間的矛盾,以及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困惑著許多畢業生求職者。

以下是署名爲「杯具的求職失敗者」的經歷:

我碩士畢業於南方外國語類前三的大學,畢業半年有餘,還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之前在廣告公司實習,確實感覺很有激情和動力,然而恰逢畢業的時候,金融海嘯伴隨著公司對於實習生轉正態度的模棱兩可,我很知趣地離開了,後來找了一家本土的公關,發現不適合又離職了。自己對廣告工作是很矛盾的:a. 待遇屬於差的(4A一般2200-2800/月稅後),相比較我同學來說也確實如此;b. 我有蠻多地方不太符合這個行業的,太過粗心太急躁;c.發展前景未明,我的職位也類似於替代性強的,因爲做客戶的話,門檻低而且很容易被替代。然而我對於這個行業還是很有激情的(我知道激情是不夠的)。另外,我在尋找的其他工作也一直沒有訊息(主要投的是一些外企和國企的MT),現在時間所剩無多,朋友同學家人都覺得這樣靠著兼職翻譯生活不是辦法,我也很著急,但是卻不知道應該怎樣。是繼續努力尋找到機會進入這個行業然後努力踏實地工作還是去換其他類型的工作,或者去考公務員?

說實話,我覺得這個求職經歷只是很平常,談不上什麼失敗。對於剛從大學校門裏出來的大學生或者碩士生,我不覺得在職業上有什麼可以叫做失敗的,最多叫挫折吧。誰沒有點挫折呢?但是在這個看上去很平常的經歷中,卻有兩個典型而普遍的矛盾:

您已閱讀51%(539字),剩餘49%(5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朝九晚五

職場衆生百態、杯水風波、微言大義。作者「誰誰誰」本名薛莉,FT中文網生活時尚頻道主編、專欄作家。曾任網站製作人、項目經理及《ELLE》中文版專題總監。著有《朝九晚五》、《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