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臥底經濟學家

自制烤麪包機

FT專欄作家哈福德:英國一位研究生思偉茨決定自制烤麪包機,沒想到困難重重,被迫採取種種折衷辦法。這令人聯想到我們所處世界的複雜性。

電動烤麪包機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東西。它發明於1893年,略晚於電燈,遠早於微晶片和鐳射。這件問世一個多世紀的設備,如今成爲家庭日常用具。買一臺可靠實惠的烤麪包機只需幾英鎊。雖說如此,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s)設計專業研究生托馬斯•思偉茨(Thomas Thwaites)卻發現,烤麪包機堪稱一項驚人成就。他正是在開展一項所謂的「烤麪包機項目」。簡單來說,他打算從零開始,造出一臺烤麪包機。

這項任務的困難開始逐漸顯現。爲獲得鐵礦石,思偉茨不得不動身前往威爾斯的一座廢礦場,如今礦場已被改作博物館。思偉茨先是試圖利用15世紀的技術提煉出鐵,結果慘敗。他的第二次嘗試略有弄虛作假的成分,利用近期獲得專利的一項提煉技術和一臺微波爐——在此過程中微波爐成了犧牲品——提煉出一塊硬幣大小的鐵。

接下來他不得不繼續抄捷徑。塑膠來自石油,但儘管他對英國石油(BP)發起了一輪魅力攻勢,卻終究未能進入石油鑽塔。他嘗試用馬鈴薯澱粉製作塑膠,也被飢餓的蝸牛們破壞了。最後他只得從當地一處垃圾場撿來塑膠,熔化後做成烤麪包機的外殼。

您已閱讀36%(469字),剩餘64%(8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