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近代史

慈禧破滿清慣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君位更迭,新主集團必用陰謀暴力清除舊主輔弼,既成本朝慣例,當然也算滿清體制的一種不成文法。肅順們似乎至死未悟,更何況的是慈禧善於利用慣例破慣例。

在前諸文已述,清同治元年(1862)正式登場的「兩宮垂簾」,在政變事實之前曾受到咸豐帝臨終時委派的顧命八大臣的抵制。肅順們抵制的理由很正當,說她們違反「祖制」,沒有滿清列祖列宗「聖聖相傳」的體制合法性。但他們終於成了輸家,除了恭親王已在北京擁有政軍實權,使他們猝不及防,在後者突然襲擊時失去抵抗能力,還因爲他們忘記了同樣曾由本朝祖宗不斷示範的慣例。

那慣例,前明萬曆時名劇《牡丹亭》的作者湯顯祖已經道破:「萬里江山萬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所謂清沿明制,清初列帝對明初二祖(朱元璋、朱棣)不擇手段奪權弄權的帝王術都很欽仰。順治帝才親政,就將已故「皇父」攝政王杜爾袞打成逆黨首領。康熙帝剛成年,便將順治臨終委任的顧命大臣鰲拜及其黨擒拿下獄。雍正帝更厲害,靠「舅舅隆科多」、內兄年羹堯搞宮廷政變,殘害手足,轉身就殺功臣。乾隆帝搞文字獄,有一個大案就是殺掉勸他建儲、立後的言者,從此不準外臣干預皇帝「家事」也成祖訓。近例還有嘉慶帝在太上皇尚陳屍大殿,即出手捕殺當國首輔和珅。君位更迭,新主集團必用陰謀暴力清除舊主輔弼,既成本朝慣例,當然也算滿清體制的一種不成文法。肅順們似乎至死未悟。

更可注意的是慈禧善於利用慣例破慣例。滿洲原屬中國北疆的少數族羣,至早在明初才脫離母系氏族社會,婦女對生產和生活都保留較大發言權,社交也相對開放。努爾哈赤及其子孫,通過與滿蒙各族聯姻以增強後稱愛新覺羅氏的皇族實力,又不得不防后妃依仗各自氏族或部落的實力干政。清史論著每每好說滿清沒有後妃干政傳統,那時以假當真。正如誰害什麼病,誰就老談什麼病,滿洲順康雍乾諸帝,無不警惕后妃氏族干政,早從反面遞送了真資訊,即宮廷內部后妃爭風喫醋,其實映現與列帝聯姻的滿蒙漢八旗諸氏族的勾心鬥角。

您已閱讀36%(725字),剩餘64%(13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