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維錚

辛酉政變和肅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歷史沒有假如,無法假設肅順等事先警覺,利用顧命大臣的威權,倒過來先發制人,辛酉政變是否可能流產,而咸豐之後的晚清史是否會呈現別一模樣?

滿清入住北京之後,多次發生宮廷政變。例如清順治八年(1651),廟號世祖的愛新覺羅• 福臨,親政僅兩月,便取消叔父攝政王杜爾袞的「成宗義皇帝」尊號,對杜爾袞一系滿漢王大臣實行清洗。康熙八年(1669),聖祖玄曄僅十六歲,就訓練一幫少年侍衛,捉拿僭權的顧命大臣鰲拜,將其黨羽殺關黜免。康熙帝多內寵,滿蒙漢妻妾生子達三十五人,成年諸子內外結黨互鬥,目光都鎖定皇太子胤礽,致使康熙晚年兩度廢儲,每次都伴隨權力惡鬥。康熙六十一年(1722),雍親王胤禎宣佈父皇斷氣,指定他繼位,頓時政壇譁然,而這個世宗皇帝手足相殘得逞,立即烹殺功狗,以致時過近三百年,中外史家依然對其政變實相不斷質疑。其子高宗弘曆,由皇帝而太上皇,專權凡六十四年,壓制得舉國鴉雀無聲,自詡十全老人。但他剛陳屍大殿,已在帝位三年不言的仁宗顒琰,突然一鳴驚人,將乾隆晚年寵臣和珅抄家處死。

通觀在嘉慶四年(1799)和珅案及先前的滿清歷次宮廷政變,都發生在滿清權貴之間,取向是破壞滿洲傳統的軍事民主制,效應是不斷強化愛新覺羅家族首領作爲帝國君主的獨裁體制,卻也弱化了滿洲作爲滿蒙漢征服族羣的凝聚力和統治有效性。乾嘉間帝國中部爆發的白蓮教造反,曾使包世臣、洪亮吉等驚覺體制危機,也使嘉慶前期龔自珍預言拒絕「自改革」就將使愛新覺羅一姓統治走向滅亡。他們都指出帝國存亡的關鍵,在內不在外,在上不在下,「治世」的表象無非是「亂竟不遠」的假相。

果不其然,清英鴉片戰爭由宣宗旻寧,用滿洲親貴代替林則徐等漢臣制亂和戎,而遭割地賠款的侮辱,但險些傾覆帝國的,正是南國底層平民的武裝暴動。時值年號咸豐的文宗奕詝即位,這個沉湎女色的帝國八世皇帝,以弄臣視之的滿洲宗室的一個庶子肅順,在充當御前大臣後卻顯得並不庸碌。他聘入幕府者多爲南國漢人中的杰特文士,後者通過他影響咸豐帝,起用曾國藩、胡林翼等自主組織團練,對付太平天國。他還力保怪傑左宗棠,給滿清贏得內戰並征服新疆叛亂,留下了有智謀的帥才。他經常放肆地辱罵「咱們旗人混蛋多」,「滿人胡塗不通,不能爲國家出力,惟知要錢耳」,這已註定了他於「辛酉政變」中非死不可。他在咸豐帝死前曾參與密議要否仿效漢武帝「立子殺母」的先例,把懿貴妃那拉氏除掉,尤被未來的「聖母皇太后」視爲眼中釘。

您已閱讀41%(930字),剩餘59%(13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