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重讀近代史

勝保何以非死不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辛酉政變中,恭親王與慈安、慈禧叔嫂結盟,假如沒有勝保憑藉兵權威迫肅順等就範,那結局便很難說。但是,這位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軍」爲什麼會在政變後走上死路?

還在清世祖親政初期,他到內三院即後稱內閣閱史,與滿漢大學士有這樣的對話:「問漢高、文、光武,及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孰優?陳名夏曰:『唐太宗似過之。』上曰:『不然,明太祖立法周詳,可垂永久,歷代之君皆不能及也。』」由蔣良騏《東華錄》順治十年(1653)二月儲存的這段實錄,可謂滿洲君主入主北京後將朱元璋開創的明朝體制奉作圭梟的首次表述。

所謂明太祖的立法,焦點就在集權於君主個人。洪武晚年藉口丞相胡惟庸、大將藍玉企圖謀反,屠戮開國功臣,株連殺害列侯以下朝臣約一萬五千人,隨之廢除君相共治體制,正是實現君主獨裁的手段。

不過由於滿洲八旗的軍事民主傳統,以及滿洲征服全國過程面對的複雜矛盾,以致時歷三世,直到雍正帝奪取帝位,總算實現祖訓。只是這個世宗的手段更詭詐,先勾結掌軍權的漢軍皇親,因其妹爲康熙皇后而改隸滿洲鑲黃旗的步軍統領隆科多,因其妹早爲雍親王側福晉並握西南軍權的漢軍鑲黃旗人年羹堯,內外呼應,打掉勢力強大的兄弟諸黨,然後掉頭囚殺隆、年等功臣,實現大權獨攬。特別對付年大將軍的惡辣策略(參拙作《年羹堯與汪景祺》,《走出中世紀》1987初版),可看作慈禧處理勝保的先例。

您已閱讀23%(486字),剩餘77%(16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重讀近代史

朱維錚,1936年出生,江蘇無錫人。復旦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專門史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中國思想史、中國經學史、中國史學史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曾主持編輯《中國文化研究集刊》、《中國文化史叢書》、《中國近代學術名著叢書》等。 1987年以來先後應邀至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海德堡大學、哥廷根大學、南韓高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校擔任客座教授或訪問學者。著作有《走出中世紀》、《音調未定的傳統》、《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維新舊夢錄——戊戌前百年中國的「自改革」運動》(與龍應臺合作)、《壺裏春秋》、《中國經學史十講》和《孔子思想體系》(合作)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