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制與中國改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丁學良:"古希臘是民主制度的故鄉,古中國是官僚制度的故鄉。」官僚制是國家治理最根本的中國傳統。過去30年,隨著中國經濟越來越強大,不受有效約束的官僚特權加速了腐敗的精緻化。

在哪個問題上?在中國的官僚特權和腐敗這個問題上。二者基本上都認定,中國近來的二三十年,官僚特權和腐敗愈演愈烈。

這個一致可以從最近網上廣泛傳閱的兩份材料上看出來。一份是由一個宣稱成立於2008年12月26日,即毛生日的所謂"中國毛澤東主義共產黨"發出的"告全國人民書"。海外媒體說,該宣言不僅在網上傳,還被印成傳單在上海(不要忘了上海是文革發源地)等城市裏散發;不知道這是事實還是他們在吹牛。從網上傳的掃描檔案上能夠辨認出一些關鍵的字眼,看看那些措詞,如果把時間部分掩蓋起來,你會以爲又回到了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比如"對於這些腐敗的黨內官僚、資產階級,我們造反有理。" "對於他們剝奪了工人階級的基本勞動權力,成千上萬的工人下崗失業,我們造反有理。" "對於他們以權謀私、錢權交易、強拆民宅、逼良爲娼、喫喝嫖賭、包養二奶、腐敗透頂,我們造反有理。"火藥味十足。

這個檔案如果單從政治訴求上看——因爲究竟有沒有成立"中國毛主義黨"我們搞不清楚——放下這個組織存在與否不談,就它所表達出來的憤怒聲討和造反情緒,在中國倒是經常能夠聽到的。這種情緒淤積了不是一兩年,該宣言生動體現了極左派對中國社會這二三十年的觀察和總結,就是"黨內的資產階級"、中國的官僚特權腐敗趨勢越來越嚴重。

您已閱讀11%(535字),剩餘89%(41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