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對於中國的特殊意義,人們馬上可以列出至少四個重要的日子,包括正面的和負面的。它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按中國人的傳統,60年一甲子,一個生命週期,也許比50年更重要;和這60年密切相關的,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90週年。「五四運動」對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整個20世紀的政治、社會、文化等任何一個方面的變化,影響都極其深刻——它被稱爲現代中國的起點;第三個紀念日則是一個悲情日子,即1989年的那場政治悲劇;第四個紀念日,則不爲大多數中國漢人所熟知,但在國際上和藏區卻有著廣泛影響,這便是1959年所謂的「西藏叛亂」。那一年,達賴喇嘛逃離西藏。
以上四個紀念日,讓2009年的中國包含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很有可能演發爲負面事態,但也有可能引出正面的事態。今天,我更願意從正面的可能性去分析這些趨勢。在這2009新年的開篇之作中,我樂意用一個設問來立題:中國共產黨能有「第三春」嗎?
什麼叫「第三春」?在中國的傳統觀念、特別是通俗文學中,第幾「春」是指某人第幾次結婚。在通俗文學中,「第二春」、「第三春」尤其是指年紀較大的男人,第二次或第三次與比他年輕很多的女子結婚,因此獲得了新的生命活力。不過,我這裏說「中國共產黨是否有第三春」,挺正面的,並無調侃官員情場廝混之意。
您已閱讀17%(548字),剩餘83%(26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