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對雷曼兄弟說「不」

智慧資本董事長佩爾紹德:對雷曼兄弟說「不」有其背後的原因,儘管短期內情況將進一步惡化,但是相反的選擇卻可能造成同樣的痛苦,並且拖的時間更長。放棄雷曼兄弟,是一個勇敢的決定。

這是一個勇敢的決定。通過放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這家有著158年曆史的老牌華爾街公司,同時在美林(Merrill Lynch)登門拜訪時捂緊錢袋,美國財政部長漢克•鮑爾森(Hank Paulson)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蒂姆•加斯內(Tim Geithner)在有史以來最繁忙的一個週末保持了冷靜。這將在未來幾周對金融市場產生很大的連帶影響,甚至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我的腦海中立刻出現了兩個問題。首先,政府爲何在2008年3月爲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提供擔保,幫助其收購貝兒斯登(Bear Stearns),但卻在6個月後拒絕對雷曼兄弟這家規模更大的機構同樣處理?其次,雷曼的破產會令金融狀況好轉還是惡化?對雷曼說「不」有其背後的原因,儘管短期內情況將進一步惡化,但是另一種選擇卻可能造成同樣的痛苦,並且拖的時間更長。

對雷曼說「不」的一些理由,並不適用於貝兒斯登。首先,償付能力和流動性之間存在著區別。美聯準(Federal Reserve)在貝兒斯登崩潰後製定的流動性安排,意味著目前破產的機構更可能存在的是償付能力問題,而非暫時的流動性問題。造成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成長10年停滯的政策錯誤,就是允許喪失償付能力的機構苟延殘喘,而其期盼出現的市場價格復甦卻始終沒有到來。

您已閱讀35%(558字),剩餘65%(10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