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投行瀕危

正如市場在上升時曾達到失去理智的火爆狀態一樣,人們沒有理由期待它在回落時能夠保持理性。騷動不安的大眾現在相信,獨立的投行已成爲歷史。

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在承受打擊,但是這兩家可謂最高品質的投行,是否將不可避免的消失?忘記那些關於經紀商業務模式可行性的歇斯底里的主張吧。只要市場能恢復少許平靜,摩根史坦利和高盛就應該能夠生存下去。然而,上週所認爲的資金和資本狀況絕對充足,可能在一小時之內發生改變。這本身就可成爲致命的自我實現過程。

不過,即便市場本週不再對摩根史坦利和高盛展開攻擊,這兩家投行也可能要面對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當然,它們的資金成本將會上升而回報率將因此下降,經濟活動也將受到抑制。不過,與政客們爲救助金融行業所要求的回報相比,這些還都是次要問題。例如,高盛11.5%的一級資本比率(與其它銀行不同,其中幾乎所有股票都是「普通股」)曾被視爲非常健康。但它仍是有形資產的20多倍。相比之下,Wachovia銀行的槓桿比率不到這個數字的一半。

您已閱讀76%(356字),剩餘24%(1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