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了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危機之後,許多新興市場實施了關鍵的改革、奉行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強化銀行業及金融機構實力,並累積了大量央行儲備。儘管進行了這些改革,但其中許多國家還是陷入了這場信貸危機帶來的低迷。它們是這場金融壓力的受害者,而壓力既非它們製造,也不在它們的控制範圍之內。它可能會影響到這些國家的實體經濟。局勢正在惡化;我們不應對這些國家坐視不理。如果讓新興市場的壓力演變成嚴峻的形勢,七國集團(G7)穩定形勢的努力可能會受到損害,這是輕率之舉。現在是該採取行動的時候了。
美國已制定了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ARP),並決定利用該計劃的部分資金對銀行體系進行資本重組,這些可能會有利於穩定市場動盪局面,歐洲推出的提供流動性和債務擔保、並對銀行進行資本重組的措施亦是如此。最後,我們還可以期待美國、歐洲和日本央行之間的合作產生積極效果。它們通過大幅擴大互惠貨幣安排(即所謂的貨幣互換協定)提供無限美元融資,以緩解各自市場中的美元融資壓力。但新興市場採取相應舉措也至關重要。
拉美債務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在於,必須迅速建立一個支撐這些易受衝擊市場的機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必須發揮以往那種領袖作用。
您已閱讀40%(508字),剩餘60%(7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