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應對員工職業倦怠,僱主們該從何下手?

更多的靈活性,對工作出色的認可,以及對心理健康的真誠關注,都有助於留住員工。

娜塔莉•鮑姆加特納(Natalie Baumgartner)關注了美國疫情後辭職的最新數據,她看到了許多陷入困境的公司。「企業正處於巨大的痛苦之中,」員工敬業度軟體提供商Achievers的首席勞動力科學家表示。「他們所看到的(員工)流動率高得離譜。」

如此高的離職率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出現過了。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3月份約有450萬人辭職,留下1,150萬個未填補的職位,這是自2000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雖然更好的薪酬促使一些人轉換工作,但推動所謂「偉大辭職」的主要助力是,使員工身心疲憊的巨大壓力:倦怠。

一些研究表明,在促使跳槽的因素中,職業倦怠甚至比薪酬更重要。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21年對200名高階主管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儘管53%的受訪者表示,「更好的薪酬」促使他們尋找工作,但43%的人表示,是爲了「更好平衡工作與生活」。

您已閱讀24%(409字),剩餘76%(13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