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onia Macaro文章檔案

FT雜誌
爲悲觀主義辯護

在西方文化中,樂觀主義備受推崇,但悲觀的世界觀有時反而更值得珍視。
6月28日

心病如何醫?

歲月留在我們心上的刮痕和印記,也可以看作我們具有適應力的證明。接受這些痕跡,你的心或許不會得到修復,但或許不會再那麼痛。
2012年5月3日

爲何要善待他人?

想受到怎樣的對待就怎樣對待別人,但不要把人性想得過於美好。對別人友善不一定能獲得同樣友善的對待。
2012年4月12日

理智
理智與情感

沒有感情的注入,理性只是冰冷的推斷方法,無法提供行動的理由。與其用理性「鞭打」脫繮的情感野馬,不如用冷靜的規勸使野馬馴服。
2011年8月24日

潛能
我充分發揮了全部潛能嗎?

成就不凡的人也可能認爲自己未發揮全部潛能。但我們不可能總是在所有方面均勻地分配精力,忽略一方面的潛能常常意味著其他方面的潛能得到了發展。
2011年7月27日

意志
我們爲何意志薄弱?

你投入一件事,但很快放棄。或許你得出結論認爲,這是時機不對。把「意志力」視爲一種我們要麼有、要麼沒有的內在力量具有誤導性,而且適得其反。
2011年7月26日

享樂
享樂與人生

應該做我們認爲值得的事,而不管快樂不快樂。快樂只是人生體驗的副產品,而遠非人生的終極目標。很多最最重要的事情並無關快樂。
2011年7月14日

放棄
該放棄就放棄

精神科醫師和聖人:對於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必須要客觀看待,想清楚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要記住放棄並不一定意味著失敗。
2011年7月13日

健康
如果你的心被撕裂

舉一個老生常談的例子:你身體裏一部分感到一股不可抗拒的衝動,想要大快朵頤,可另一部分卻對你的健康和體形發出警告信號。
2011年7月3日

人生
什麼是人生必須做的事?

答案是:沒有。我們短暫、稍縱即逝的一生的確需要好好利用。但這需要我們在時間的長廊裏細細品味人生旅程,而不只是沿途停靠儘可能多的站點。
2011年6月12日

迷信
必要的迷信

當你相信了你不理解的東西,你就會遭罪。這句話大錯特錯。事情要真那麼容易就好了。迷信之所以一直存在,是因爲相信我們不理解的東西是絕對必要的。
2011年2月17日

別太在意社會地位

巴吉尼和馬卡羅:證據顯示,社會地位深深影響到我們的健康與幸福,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畢生投入追求功名的「事業」,相反,我們應該判定哪些事真的值得去做。
2010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