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文章檔案

轉型發展的「中國模式」(下)

陶然:是否存在中國模式?首先要把「模式」當成一個中性詞。研究轉型最重要的是「問對研究問題」,而不是根據現有主流理論來提出研究問題。
2023年11月13日

轉型發展的「中國模式」(上)

陶然:計劃經濟體制給中國帶來了什麼?改革開放爲什麼在「文革」結束兩年後就可以很快啓動?中國經濟體制在哪些主要方面還面臨重大挑戰
2023年9月18日

喫飯、建設,還是公共服務?

陶然、劉明興:中國既有政治與財政體制都非常集權,且與其他如土地、環保、勞工體制一起,塑造了當前地方政府的「喫飯財政」與「建設財政」。要實現向公共財政轉型,不僅需有效約束地方政府的建設衝動,也要減少它們對扭曲性轉移支付的依賴。
2015年1月13日

泡沫經濟下中國金融改革的風險

中國人民大學陶然:經濟出現泡沫是金融改革滯後的後果,但在泡沫形成且經濟已下行的時點,過快推進金融改革、特別是全面利率市場化,其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
2015年1月6日

中國國企改革的軌跡與正途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陶然:若混合所有制改革僅在壟斷國企的非關鍵業務引入少數私有股權,就難以達到打破壟斷、增加競爭的目的,更無法帶動產業升級與經濟成長。
2014年12月30日

農村
中國農村土地改革的誤區與進路

中國人民大學陶然、浙江大學汪暉:談到土地改革都會談確權,但目前的方式成本高收益低,還容易激化矛盾。應借鑑的是先前被叫停的先農地整理後確權的浙江模式。
2014年12月22日

中國新城鎮化應走出當前改革誤區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陶然:中國城鎮化是涉及戶籍、土地、財政的系統改革,而戶籍改革的關鍵,在於啓動有效的土地制度改革,全面降低農民工舉家在城市定居的成本。
2014年12月14日

爲中國改革尋求策略共識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陶然:中國經濟從超常態過渡到新常態,需要有效的改革。中國不同的部門、企業、乃至改革涉及到的社會大眾,都是改革的利益相關者,都應該參與如何推動改革的討論,不能讓改革被處於優勢地位的利益集團所主導。
2014年12月8日

小產權房關乎中國城鎮化成敗

中國人民大學陶然:中國新型城鎮化模式的建立,必須伴隨全面深刻的配套改革。著力點與突破口不是戶籍制度,也非財稅體制,而是如何建立城鄉一體的用地市場和降低城市定居成本。小產權房問題能否解決,決定城鎮化的模式與走向。
2014年4月24日

高考
中國高考制需要改革

中國科學院副研究員陶然:我爲高考「平行志願錄取」叫好,但更期望中國推行「平行錄取」,實現高校間的良性競爭。
2009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