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緣文章檔案

中國科學家在全球AI峯會前呼籲嚴格監管

數名與會中國科學家與西方學者簽署聯合聲明,警告人工智慧將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威脅」,他們呼籲採取的措施比美歐提議的更嚴格。
2023年11月1日

供應鏈
西方企業緩慢實施對華「去風險」

大部分西方企業關注的重點是讓在華業務不受中西方緊張局勢影響,而非縮減在華業務。
2023年9月26日

財富稅
財富稅怎麼了?

雖然徵收財富稅在政治上舉步維艱,但一些經濟學家認爲,這種想法將再度受到公衆的支持。
2023年9月21日

尚比亞預計將與中國等債權方達成重組協議

尚比亞總統出席巴黎會議,希望達成一項協議,結束多年的財政僵局。
2023年6月23日

德國總理敦促中國給予西方企業「公平競爭環境」

蕭茲強調他反對與中國經濟脫鉤,堅稱德國希望繼續與中國開展經濟合作。
2023年6月21日

德中政府磋商:蕭茲將謹慎把握分寸

德國總理準備歡迎李強帶隊的中國代表團之際,德國一位高官稱,在對華問題上,「我們是自由貿易者,但我們並不傻」。
2023年6月19日

義大利將限制中化集團在倍耐力的股東權利

與中化集團的治理爭端升溫,輪胎中的數據收集技術導致國家安全擔憂。
2023年6月17日

中國加強中東外交,提議斡旋巴以衝突

在促成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出人意料地恢復了外交關係後,北京方面繼續尋求擴大其在中東的外交角色。
2023年6月15日

英國將拆除敏感政府場所的中國造監控設備

英國政府承諾發佈時間表,按照時間表將包括大華和海康威視在內的中國企業製造的監控設備從敏感場所拆除。
2023年6月7日

倍耐力
中國中化加強對倍耐力的控制引發義大利政府審查

義大利政府正在評估是否要限制中國中化的投票權,或迫使其減持所擁有的37%的股份。
2023年6月6日

中國與西方私募股權基金是否走得過近?

中國主權財富基金大舉投資了西方收購集團,藉此向西方經濟投入大量資金,間接入股醫療、科技和工業等領域的企業,這開始引起關注。
2023年6月1日

天然氣
中國爲何不急於同俄簽署「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協議?

專家表示,拖久一點或許能讓中國通過該管道獲得的天然氣有一個更低的價格。
2023年5月25日

義大利考慮與中國就退出「一帶一路」舉行談判

義大利官員表示,梅洛尼政府希望能夠在退出「一帶一路」的同時,既不激怒北京,也不遭受懲罰性報復。
2023年5月11日

TikTok
不只西方年輕人反對封殺TikTok,還有少數政客

反對限制這款熱門影片應用的人士,既有美國民主黨女衆議員奧卡西奧-柯爾特斯這樣的左翼名流,也有義大利右翼副總理薩爾維尼。
2023年4月19日

與習近平品茶:馬克宏訪華突顯歐盟分歧

選擇在廣州茶敘表明中國領導人給予法國總統的禮遇,這與中方給予同時訪華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低調接待形成對比。
2023年4月10日

太陽能發電:歐洲試圖走出中國的影子

隨著歐洲加快安裝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歐盟希望提高相關設備的本土製造能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但分析人士對此不抱樂觀。
2023年3月26日

供應鏈
太陽能行業:歐盟限制從中國進口將阻礙綠色轉型

歐洲太陽能企業稱,歐盟《淨零工業法案》因包含限制從中國進口的本地含量規則,將會加大向乾淨能源過渡的難度。
2023年3月20日

德國評估中國5G技術的安全風險

德國內政部表示正在評估5G網路中已安裝組件的安全風險,並研究是否需要修改法律,以「降低對特定製造商的依賴」。
2023年3月8日

英國
英國高校尋求降低對中國留學生的依賴

根據英國內政部的數據,去年赴英留學的印度學生人數首次超過中國學生。
2023年1月20日

劉鶴與美國財長葉倫舉行會談

這是兩國最高經濟官員三年來的首次會談,雙方均尋求緩和人們對美中關係會進一步惡化的擔憂。
2023年1月19日

劉鶴:中國已度過新冠感染高峯

這位中國副總理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中國恢復正常的速度超出政府預期。他還告訴投資者,中國不會搞計劃經濟。
2023年1月18日

東西方之間需要一場關於產業政策的誠實對話

歐洲和美國最近出臺了新的半導體產業政策,打破了之前的禁忌,但在東亞國家,產業政策一直是安身立命之本。
2022年12月9日

一個匈牙利小城的電動汽車投資熱

短短几年,匈牙利就轉變爲一個以德布勒森爲中心的潛在的電動汽車強國。但批評人士擔憂匈牙利會變得過度依賴於中國的電池生產商。
2022年12月2日

英國禁止政府部門配備中國造監控系統

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週四宣佈了這一禁令,稱該禁令將涵蓋「受制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的企業生產的」影片監控設備。
2022年11月25日

岸田文雄與習近平同意改善兩國關係

亞洲兩個最大經濟體的領導人在曼谷舉行了45分鐘的首次面對面會晤,兩位領導人同意在安全問題上加強溝通。
2022年11月18日

半導體
德國政府將阻止中資收購芯片廠

據悉德國經濟部已通知有關各方,向中國賽微電子的瑞典子公司Silex出售艾爾默斯晶圓生產設施的交易預計將被禁止。
2022年11月8日

對中國的依賴讓德國進退兩難

蕭茲政府承諾要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但圍繞德國應在多大程度上嘗試與中國經濟脫鉤,德國政府內部存在分歧。
2022年11月3日

德國聯合政府就中遠海運入股漢堡碼頭髮生分歧

綠黨和自民黨反對將基礎設施賣給中國公司,敦促蕭茲別「重蹈覆轍」。總理府已要求各部門尋求一個妥協方案。
2022年10月21日

半導體
世界頂尖晶片設備供應商暫停對華業務

迫於美國的新出口管制措施,各大晶片工具製造商已暫停對中國半導體公司的銷售和服務。
2022年10月13日

滴滴
中國七部門進駐滴滴展開安全審查

中國國家安全部和網信辦等七部門採取了不同尋常的舉措,派遣調查人員進駐滴滴辦公室,對這家網約車集團展開安全審查。
2021年7月16日

中國網約車市場在滴滴受挫之際硝煙再起

在滴滴接受調查期間,中國其他網約車平臺紛紛出臺各種優惠措施,爭相吸引司機和用戶,擴大市場份額。
2021年7月13日

中國將建立國外上市安全審查制度

中國網信辦稱,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資訊的中國公司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
2021年7月11日

滴滴
滴滴上市前中國網信辦曾要求其修改地圖功能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網信辦曾要求滴滴對其應用的地圖功能進行多項修改,原因是擔心該功能可能洩露敏感政府部門的位置資訊。
2021年7月9日

Keep
中國健身應用Keep取消在美國上市

知情人士稱,由騰訊和軟銀投資、預計籌集至多5億美元的Keep,沒有按計劃遞交上市申請,其聘請的投行已取消投資者會。
2021年7月8日

滴滴
中國收緊海外上市規定,滴滴股價大跌20%

中國政府宣佈將採取行動加強對海外上市相關敏感數據的保護,週二滴滴在紐約領跌中概股,收跌20%。
2021年7月8日

滴滴
中國又審查三家科技公司

繼滴滴之後,網信辦宣佈對BOSS直聘、運滿滿和貨車幫實施審查。中國擴大對科技平臺的整治,導致網路股票大跌。
202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