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獨角獸之路

中國網約車市場在滴滴受挫之際硝煙再起

在滴滴接受調查期間,中國其他網約車平臺紛紛出臺各種優惠措施,爭相吸引司機和用戶,擴大市場份額。

由於中國網約車市場領軍企業滴滴出行(Didi Chuxing)在紐約轟動上市後因網路安全方面的原因遭遇整改,與其競爭的應用正利用這件事爭相吸引司機和用戶。

分析師表示,滴滴佔據中國所有網約車訂單數量的90%,但中國其他網約車應用(據估計有230家)正試圖削弱其領先地位、加快擴張計劃、提供折扣並加大對司機的激勵力度。

此外,滴滴的許多競爭對手是由中國領軍汽車製造商投資的。吉利(Geely)旗下的新能源汽車網約車應用曹操出行(Cao Cao)最近把給用戶提供各種折扣和優惠的電子優惠券的價格下調近三分之一。

您已閱讀18%(251字),剩餘82%(11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