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光文章檔案

法治
我的新年期許:重建誠信、倡興法治

張曙光:榆林礦權案暴露了中國社會誠信闕如、法治不彰。法治乃立國之基,誠信乃做人之本,我期望這「基」這「本」,能早日在神州真正確立。
2019年2月17日

稅收
中國爲什麼應當實行輕稅制度?

張曙光:不論是絕對稅負還是相對稅負,中國稅制都是一種重稅模式,應當明確、迅速、不懈地向輕稅模式轉型。
2017年1月10日

讀馬克思論出版自由的感想

天則經濟研究所張曙光:中國憲法明文規定,出版、言論、結社自由是公民的權利。中國自詡信奉馬克思主義,那就要遵循馬克思的教導,認真實行出版自由。
2015年12月21日

安倍
關於戰爭的國家責任問題

天則所張曙光:戰爭責任從來都是國家責任,應由國家承擔、政府負責,不僅不應由與戰爭無關的後代人承擔,也不該由戰爭年代的百姓承擔。安倍講話是在推卸戰爭之責。
2015年9月15日

中國反腐「打虎獵狐」的深層啓示

天則經濟研究所張曙光:2014年中國反腐的「獵狐行動」成功的最重要啓示,是對貪官有可置信的威脅。要根治腐敗,就必須建立和實施陽光法案,並提出實施陽光法案的四個步驟。
2015年4月22日

混合所有制改革須謹防侵犯產權

天則經濟研究所張曙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是產權改革,但如今中國實行混合所有制需要謹慎,更應防止以國有化爲名侵犯產權的違憲行爲。
2014年12月29日

發改委貪腐案背後的醫藥利益鏈

天則經濟研究所張曙光:中國醫療改革與醫藥腐敗之所以難有改觀,從發改委價格司多名官員被查也許能找到一些答案,價格管制會給藥品商傳遞努力提價的強烈信號。
2014年12月15日

教育
中國教育不能再折騰了

天則經濟研究所張曙光、張弛:中國大學教育折騰的歷史表明,教育失誤的原因在於,不是教育家辦教育而是官員辦教育,權力代替教育規律,學校沒有獨立地位。
2014年8月11日

中國企業家的功績、處境和命運

天則經濟研究所張曙光:中國還沒有能讓企業家自由發揮其才能的制度條件和法律環境,卻存在著種種扼殺企業家才能的規章制度和社會勢力,權力不受約束,吏治失範。
2014年4月17日

思想控制還是學術自由(下)

天則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反精神汙染運動中,1985年「馬丁文章」被當做經濟理論界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代表。「秦柳方小報告事件」的影響則一直延續到90年代。
2013年8月8日

思想控制還是學術自由(上)

天則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反精神汙染的直接動因是有關周揚講話的分歧。一場學術報告演變成重大政治事件,且一直影響著中國政局和改革開放的發展,令人深思。
2013年7月31日

一個中國民間機構的「法外」生存

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天則所的命運和遭遇引起人們的很多思考。沒有獨立的學界,沒有社會的監督和制衡,政府的自由裁量權更可以無限擴張。
2013年7月25日

公共食堂:一個共產主義烏托邦的興衰

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1950年代末的《食堂報告》不過是幾個學者的意見,居然成爲政治鬥爭漩渦中的浪花,遭到大規模口誅筆伐,令人悲哀和無奈。
2013年1月4日

環保
從PM2.5爭議看大國胸懷

中國天則經濟研究所張曙光、高巖:對PM2.5問題的關注和爭論近年來逐步升溫,這涉及我們的思維方式,關乎習慣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人對全球公共治理的認識。
2012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