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貨膨脹

經濟學家稱川普財政政策及對美聯準攻擊威脅美元避險地位

FT-Booth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普遍擔憂總統出臺的相關措施及其對央行的批評。

美聯準主席鮑爾拒絕「7月就降息」

美國央行行長在國會作證時將表示美國經濟依然「穩健」,並稱儘管目前預計川普關稅的影響將小於之前預測,但關稅仍有可能推高價格。

關稅通膨尚未形成

以及銅市場的扭曲。

美聯準
川普施壓鮑爾,稱可能「不得不強制」改變利率政策

美國總統稱美聯準主席爲不懂得降低美國借貸成本的「笨蛋」。

一週展望:美國5月通膨是否加速?

預計本週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美國通貨膨脹將有所上升,英國年度工資增速將放緩。

美聯準高級官員認爲關稅引發美國持續通膨的可能性爲「五五開」

美國中央銀行聖路易分行行長阿爾貝託•穆薩勒姆預計,不確定性將持續到整個夏季。

美國
川普對鮑爾稱美聯準不降息是一個「錯誤」

美聯準主席應總統邀請前往白宮討論「經濟發展情況,包括成長、就業和通貨膨脹」。

黃金已經見頂了嗎?

我們已經達到了關稅焦慮的頂峯——也許也是川普焦慮的頂峯——而金價本身已經非常高了。

在通膨問題上,沒有壞訊息就是好訊息

以及處於預算危機中的市場。

關稅擠壓利潤空間,4月份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下跌

批發通膨下降,但經濟學家警告稱,企業尚未轉嫁貿易關稅的較高成本。

標普500
美股收復今年以來的全部跌幅

通膨數據進一步幫助華爾街基準從唐納•川普關稅引發的15%跌幅反彈。

通膨
美國4月通膨率微降,關稅影響尚未顯現

該月CPI同比漲幅降至2.3%,但經濟學家告誡稱,川普全球關稅的大部分影響尚未顯現,美聯準官員預計價格壓力將進一步上升。

川普的關稅政策是否已經加劇了美國的通貨膨脹?

川普廣泛徵收關稅的影響初現端倪,預計將在下週公佈的4月份美國通貨膨脹數據中顯現出來。

美聯準
有望接替傑伊•鮑爾的競爭者指責美聯準存在「系統性錯誤」

川普的盟友凱文•沃什表示,美國中央銀行未能遏制一代人以來最嚴重的通膨浪潮。

美聯準
鮑爾:川普關稅使美聯準的就業和通膨目標面臨風險

美聯準主席表示:「如果沒有價格穩定,就無法實現長期強勁的勞動力市場表現。」

川普的貿易「解放日」是什麼?

美國總統將4月2日定爲全面升級關稅政策的時刻。

美股暴跌,消費者悲觀情緒加劇引發滯脹擔憂

隨著川普關稅對經濟前景的影響,美國人對經濟和就業前景的擔憂日益加劇。

穆迪就美國公共財政前景惡化發出警告

這家評級機構表示,唐納•川普總統的貿易關稅可能會阻礙美國應對日益成長的債務和更高利率的能力。

美聯準
2.8%:美國2月通膨率回落幅度超預期

2月通膨率低於1月的3%,也低於經濟學家之前預計的2.9%,但分析人士指出,2月數據還來不及捕捉到川普關稅的影響。

歐元與美元平價是否已經不再可能?

許多投資者認爲,川普終究將要兌現對歐洲的關稅威脅。

一週展望:美聯準首選的通膨指標是否會下降?

美國將公佈個人消費支出指數;中國香港股市的上漲行情引發關注;歐洲股市的優異表現出人意料。

沃爾瑪
沃爾瑪銷售額創歷史新高,但警告成長將放緩

川普上調關稅並威脅驅逐數百萬移民的舉措,令投資者對消費預期偏向悲觀,因而拋售股票。

美聯準高官淡化川普關稅帶來的通膨風險

美聯準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表示,關稅只會引發暫時的物價上漲。

美國1月通膨率意外升至3%

美國通膨數據支持美聯準緩慢降息。

一週展望:美國通膨率是否正在下降?

美國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將於週三公佈,預計將顯示物價上漲速度略有放緩,但不太可能足以促使央行再次降息。

美聯準高級官員:忽視川普關稅將是「錯誤」

芝加哥聯儲總裁古爾斯比警告稱,忽視貿易戰引發的潛在供應衝擊是「危險的」。

川普威脅以新關稅點燃貿易戰時代的戰火

美國總統稱將針對主要貿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和歐盟徵稅。

美聯準
川普在美聯準維持利率不變後對其進行抨擊

美國總統呼籲央行大幅降低借貸成本。

美聯準會回應川普的利率主張嗎?

預計美聯準不會在週三降息,而歐洲央行和加拿大央行將降息。

美國
川普向美聯準主席鮑爾施壓要求降息

美國總統在橢圓形辦公室簽署新政令時表示,他比美聯準「更瞭解」利率,他希望看到利率「大幅」下降。

美國股市創川普贏得大選以來最佳一週表現

緩解美國潛在的通膨壓力和強勁的銀行盈利「鼓舞了華爾街的看漲者」。

拜登經濟學:促進成長卻未能惠及美國人

美國經濟表現優於全球同行,但卻讓美國民衆感到日子越來越難過,導致許多人轉向川普。

美國
美國財長提名人:不延長減稅將引發「經濟災難」

史考特•貝森特還在聽證會上表示,他支持對俄羅斯石油機構實施更嚴厲的制裁。

美國12月通膨率反彈至2.9%

最新通膨數據與經濟學家們的預測相符,投資者加大了對美聯準今年降息的押注。美國股指期貨和國債上漲,而美元走低。

面對股價飆升,資產管理公司轉向防禦性策略

股價上漲和利率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較高水準的前景導致一些公司建議優先考慮債券而非股票。

美國勞動力市場並未降溫

以及關於穩定幣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