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故鄉只在童年那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故鄉的人事,在心裏轉動、發酵。我的書寫,感情與理性處於持續的平衡過程之中,愛與憎的微妙轉換,在不同時段的文字裏留下了明顯的痕跡。

童年
別太迷信智慧玩具

科學評論員阿胡雅:很多智慧玩具廠商都開始瞄準幼教市場,一個與超級電腦相連的智慧恐龍可能聽上去很酷,但它不太可能讓你的孩子變成神探夏洛克。

故鄉
公元一九六三年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個人的命運都與遠方「最高指示」息息相關。毛澤東建立的新政權,將人們從私有制的自生存狀態變爲國家一分子,牢牢粘在「國家」這張皮上。

我生命的原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從這兒一抬眼能望到一條河堤,從塬下一個叫香裏的地方而來的引水渠,隱約記得平地築河的情景,母親他們肩扛架子車,地裏插滿了紅旗。

兒童
讓孩子遠離成人世界的殘忍

FT特約撰稿人沙瑪:2012年,對未成年人的傷害呈現一種全球化的趨勢。應該將孩子儘可能地與成人世界的虛僞、殘忍隔離開來,直到他們獲得足夠的智慧。

童年
童年的彈弓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雲:小時候和夥伴們做彈弓、打鳥、烤鳥肉的經歷,讓人回味無窮。那種野外的感官刺激生機勃勃,至今難忘。

童年在故鄉那頭(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春節回家,得到兩張老照片。我坐在搖車上,頭戴兔耳朵絨帽,脖子上掛了一副長命鎖,左手食指和中指撫弄橫杆,右手半握,眼睛看著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