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準

城市化
城市變遷的經濟啓示

FT專欄作家哈福德:我們熟悉種種經濟指標及對其批評。日本小村莊「蓧原」和紐約葛林尼街的發展變遷,突出體現了經濟發展的自發性、分散性和不可預測性。

日本人的日子過得不錯

日本經濟學者嘉治佐保子:日本經常被渲染成某種幽靈,有人警告,歐洲可能變得更像日本,陷入通縮和停滯。其實,許多日本人的生活過得相當滋潤,問題是受苦的弱勢羣體在默默忍受。

全球複製「美國夢」?

德意志銀行外匯研究全球主管哈菲茲:美國非常擅長聚斂物質財富,世界其他許多國家則希望在這方面趕上美國,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追趕的勁頭格外足。但這種美式「斂財強迫症」值得效仿嗎?

西方
西方對未來失去信心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儘管非法移民仍然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歐美,但西方卻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了信心。一項全球民意調查這樣詢問:「你們國家的孩子是否將比父母生活得更好?」肯定答案的比例分別是:美國33%、英國17%、法國9%、中國82%、印度59%。西方的悲觀與發展中世界的樂觀,形成鮮明對比。

調查:法國人對未來10年最悲觀

儘管經濟衰退嚴重,但美國人比歐洲人更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