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

高價無人機和日本隱藏的人工智慧冠軍

北京如何利用無人機作爲貿易談判中的有力籌碼?輝達、超微半導體和微軟的高階主管們爲何紛紛前往日本拜訪一家鮮爲人知的日本公司?

特斯拉追趕機器人計程車競爭對手,中國加速汽車晶片在地化

在中國,已有多家公司將自動駕駛汽車投入道路運營。

華為加碼化工領域,亞洲爭搶哈佛人才

華為是默默投入時間和精力開發尖端技術的典範。如今,這家中國科技巨擘正涉足一個新領域:晶片製造用化學品。

寧德時代的國家支持與臺北國際電腦展精彩看點

雖然在香港的雙重上市是公司自救之舉,但寧德時代也一直享受著政府的大力財政支持。

英特爾爭奪第二名,印度深科技企業面臨融資危機

隨著人工智慧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推動像輝達這樣的客戶尋找可靠的台積電替代者,對於英特爾的代工雄心來說,現在可能是唯一的機會。

華為
華為深圳工廠揭示其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的新突破

衛星影像顯示,中國正在迅速建設旨在擺脫對外國技術依賴的工廠。

輝達備貨熱潮,比亞迪在日本以小博大

中國領先的科技巨擘已經儘可能多地囤積了輝達晶片,並正在尋找獲得更多晶片的途徑。

台積電的新形態和兩週關稅創傷

二十多年來,全球消費者一直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頂級科技產品。而如今,這個黃金時代或許已經走到盡頭。

特斯拉與比亞迪命運迥異,格羅方德尋求合併

2025年的開局對比亞迪和特斯拉來說截然不同。

台積電在美國的大賭注和中國的晶片工具挑戰者

台積電在美國的計劃投資超過其最初承諾的10倍,是其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外投資。

無人機、機器人與中國下一個AI寵兒

每年春天,全球無線行業都會聚集在巴塞隆納。今年的熱門詞再次是「人工智慧」。

英國《金融時報》宣佈喬恩•斯萊德爲新執行長

斯萊德目前任集團首席商務官,他將於今年夏天接替John Ridding。這是英國《金融時報》近20年來首次換帥。

英國《金融時報》執行長John Ridding將卸任

在他近20年的領導下,這家曾依賴傳統紙媒收入的出版企業,轉型爲一家年收入的三分之二都來自數字訂閱和廣告的全球性媒體集團。

併購
7-Eleven母公司將任命首位外籍CEO

日本Seven & i公司目前面臨的道路是接受加拿大Couche-Tard的收購要約,或者在新領導人的帶領下開闢自己的道路。

蘋果關注印尼,比亞迪大力發展自動駕駛技術

比亞迪承諾通過其最新的「上帝之眼」系統來「普及」自動駕駛。

中國的「生命線」實驗室與亞洲富人的加密熱潮

來自《日經亞洲》和英國《金融時報》的重要亞洲科技趨勢內幕。

中國的內存突破與蘋果的首款美國晶片

儘管受到美國的限制,中國在全球存儲晶片市場的份額在短短五年內從零躍升至5%,並有望在今年攀升至10%。

日本日經指數創1989年以來年終收盤新高

受公司股票回購、激進基金和散戶投資者的推動,股市持續反彈,最終超越了泡沫時代的水準。

併購
日產與本田進行合併談判

日本汽車製造商正努力應對快速發展的中國競爭對手和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低迷需求。

印尼與蘋果對峙,供應商準備應對關稅

科技高階主管、投資者和分析師都在努力評估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可能帶來的影響。

台積電對中國收緊晶片供應,寧德時代想讓電動汽車走得更遠

台積電正在暫停爲幾家中國客戶生產人工智慧和高效能計算晶片;寧德時代正在通過一種新的複合電池組來滿足對插電混合動力車日益成長的需求。

蘋果的AI伺服器和台積電的「極限機器」

蘋果正計劃建設自己的數據中心伺服器,並向富士康求助;台積電準備接收首批來自艾司摩爾的全球最尖端光刻晶片製造設備。

台積電保持警惕,新加坡崛起

在中美緊張局勢的背景下,隨著對所謂深度技術的投資激增,新加坡在全球新創企業生態系統排名中急劇上升。

艾司摩爾的獨家專訪和富士康在墨西哥

艾司摩爾的總裁兼執行長克里斯托夫•富凱表示,亞洲仍將是晶片行業的中心。

科技的氣候成本和TikTok的出庭日

隨著我們的世界經歷巨大的技術轉型,許多討論都集中在新興技術如何塑造我們的經濟上。但是它們對氣候的影響往往被忽視,比如人工智慧的隱藏成本。

美國啓動新一輪科技出口管制,蘋果與華為爭鋒

美國啓動對晶片製造設備和量子計算科技的新一輪出口管制,以持續限制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科技進步。

關於晶片的一切

中國公司繞過限制獲得輝達晶片;軟體拖了華為晶片努力的後腿;中國將成爲建設新晶片工廠的最大投資者。

印度的iPhone希望與南韓的電動汽車擔憂

印度現在幾乎與中國同時生產蘋果最高階的iPhone;南韓仁川的火災可能對電動汽車和電池製造商產生全球影響和連鎖反應。

《黑神話:悟空》大獲成功,中國登上主機遊戲舞臺

中國第一款高品質「3A」遊戲不僅在國內受到好評,在海外也備受歡迎,投資者熱衷於購買「黑神話概念股」。

7-Eleven所有者收到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收購意向

在加拿大便利店競爭對手Couche-Tard提出收購提議後,Seven & i股價上漲22%,使該公司市值升至380億美元。

中國的AI裁決和越南的晶片設計師

中國領先AI監管;越南正在成爲亞洲的新晶片中心。

惠普轉變中國策略,英飛凌進軍馬來西亞

惠普正在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供應鏈轉型,以增強韌性並減輕地緣政治風險。

亞洲股市震盪走高

投資者從過去幾天對美國經濟的擔憂中回過神來。

中國電商換檔,台積電進軍歐洲

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意識到,僅憑價格競爭並不是與拼多多抗衡的可行策略。

AI晶片需求激增推動化學品行業成長

另外,臺灣的AI繁榮、小紅書收到關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收緊網路監管。

中國的AI價格戰和「不知道怎麼用AI」的日本人

OpenAI禁止中國用戶使用其工具,給了中國本土AI企業一個填補空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