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曼訪談

現在慶祝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和平還爲時尚早?

吉狄恩•拉赫曼對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東研究教授瓦利·納斯爾,探討以伊脆弱停火能否維繫,戰爭是否催生真正贏家?內外交困的德黑蘭政權將如何安放其核武雄心?美國需採取何種行動方能阻止激烈戰火重燃?

拉赫曼談以伊衝突

本期播客聚焦以色列與伊朗戰局,特邀嘉賓菲力普·高登曾任哈里斯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任職至去年一月),並在歐巴馬政府執掌白宮中東事務。以色列對伊朗核計劃及軍事領導層的襲擊,已引發伊朗飛彈反擊。當前關鍵問題是:衝突能否受控?美國會否捲入戰火?

傑克·沙利文的外交政策彙報

在拜登政府的前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任期內,塔利班重掌阿富汗政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吉狄恩就此與沙利文探討了拜登的政治遺產,瞭解美國海外工作的利與弊。

民主黨人會怎麼對抗唐納德·川普?

唐納德·川普發佈了一連串引發爭議的聲明和行政令。他的政治對手們看得一臉迷惑,甚至不知所措。那麼民主黨該如何對付美國總統呢?本期節目我們將探討民主黨奮起反抗的各種策略,以及如何才能贏回選民們的青睞。

薩爾瓦多的「僱傭獄卒」

本期節目我們將探討薩爾瓦多的總統納伊布·布克爾,他願意監禁被美國驅逐出境的人士,因此備受關注,並從而和唐納德·川普結下友誼。

伊朗核談判可能重塑中東格局

美國與伊朗的核談判已於上週末在阿曼啓動,並將持續幾周。川普總統警告稱,如果談判失敗,美國可能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採取軍事行動——而以色列政府正極力主張這一想法。與伊朗達成的新核協議可能是什麼樣子?協議將如何改變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

我們所知的全球化到此爲止

本期節目,我們將探討唐納德·川普關稅的各種經濟和政治影響。目前的政策和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有何相似之處?他決心要打破全球經濟秩序,最終會釋放出怎樣的力量?

弗拉迪米爾·普丁的誕生

弗拉迪米爾·普丁早年立下宏圖大志,意圖讓俄羅斯重回世界強國之列。在掌權25年後,普丁或許窺見了達成目標的最佳機會——而代價則是犧牲成千上萬俄羅斯的生命。

墨西哥希望避免川普加徵關稅

三十年前,墨西哥做出了改變命運的決定,向美國開放經濟,與美國開展貿易。現在川普的關稅威脅對這個決定提出了考驗。本期節目裏,吉狄恩對話墨西哥經濟學家路易斯·德拉卡列,探討關稅衝擊對墨西哥和美國經濟的重大影響。

歐洲應對川普威脅的對策

歐洲正面臨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國防挑戰,美國關稅的不穩定影響加劇了這一現狀。那麼歐洲要如何應對呢?與巴黎科學波國際事務學院院長、西班牙前外交部長阿蘭查·岡薩雷茲·拉亞一起討論。

烏克蘭經受住了新的地緣政治格局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顛覆了國際政治格局。此刻距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年之際,吉狄恩在基輔測試了民衆們的情緒。他和烏克蘭議員萊西亞·瓦西連科以及國防新創公司無人機空間實驗室的主任奧列克桑德·霍米亞克進行了對話。

跨大西洋聯盟岌岌可危

唐納德·川普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舉措將是一場「測試案例」。

美國製度在川普手上崩塌解體

本期節目中Gideon將對話美國塔夫茨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Daniel Drezner,探討爲什麼美國已經不在值得信任,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對川普這任總統還能抱有什麼期待。

川普將目光投向加沙地產交易

此外,伊拉克總統表示,他的國家終於實現了和平。

孟加拉學生贏得變革機會

去年7月革命後應學生的邀請上任的孟加拉臨時領導人穆罕默德•尤努斯講述了謝赫·哈西納政府時期的腐敗,以及他對國家更美好未來的願景。

芬蘭總統談川普世界中的歐洲

亞歷山大•斯圖布討論烏克蘭、唐納•川普和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

川普政府對加拿大構成生存威脅?

因他而產生的關於消除邊境和提高關稅的爭論,改變了基本規則。

南韓比韓劇還精彩的現實政治劇

尹錫悅的未遂政變使人們關注這個國家根深蒂固的問題。

我們可以對2025年抱以怎樣的期待?

經歷了2024年的動盪,新一年世界會走向太平嗎?

大馬士革之行:阿薩德下臺後的敘利亞前景

吉狄恩與英國《金融時報》中東通訊員拉雅·賈拉比回顧了阿薩德總統下臺後敘利亞的局勢。拉雅在從貝魯特驅車前往大馬士革的旅途中,記錄了這個飽受戰爭摧殘的國家的現狀,並探討了叛軍組織 HTS 是否具備實現權力和平過渡、結束內戰的可能性及關鍵跡象。

爲何說伊拉克戰爭是「滔天罪行」?

川普陣營傾向支持美國外交政策的「剋制」一面。

敘利亞是否會陷入黎巴嫩衝突的餘波?

基頓與《金融時報》撰稿人金·哈塔斯討論了敘利亞反叛軍在以色列轟炸阿薩德盟友真主黨後取得的進展。他們關注阿薩德的支持者伊朗和俄羅斯是否會繼續支持他,以及黎巴嫩的停火協議能否維持。

英美關係能否在川普第二次擔任總統後繼續保持?

情報共享是特殊關係的核心,但現在是否面臨風險?

川普的第二個總統任期會是什麼樣?

吉狄恩與同事埃德·盧斯以及《紐約客》記者蘇珊·格拉瑟一起討論了對川普第二任總統任期的預期。

川普與獨裁政治的隱憂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被視爲對美國民主的關鍵考驗。川普的競選策略呈現出日益明顯的獨裁傾向,他通過煽動對移民和「內部敵人」的恐懼,塑造個人崇拜,分裂社會,類似於歷史上法西斯政權的操作手法。

加沙的生死創傷

吉狄恩與聯合國駐加沙高級人道主義和重建協調員西格麗德·卡格討論了她在應對人道主義災難過程中,爲保持希望和推動重建所付出的努力。

阿富汗危機:塔利班統治下的挑戰

塔利班對女性實施了嚴厲的限制,禁止她們接受教育和工作,同時國家面臨著嚴重的糧食和住房危機。儘管經濟穩定,許多阿富汗人仍生活在貧困中。

德國政壇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令人遺憾」的分歧

吉狄恩採訪了德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的基督教民主聯盟成員、新書《民主與戰爭》的作者諾伯特·羅特根。羅特根批評德國總理奧拉夫·舒茲未能履行早期支持烏克蘭的承諾。

以色列加大對真主黨的空襲,地區大國態度成關鍵

以色列近日加大對黎巴嫩真主黨的空襲,導致大量傷亡,真主黨先前保持相對剋制,但此次衝突顯現其領導層受到重創。隨著衝突升級,伊朗和沙烏地的立場和行動將對局勢產生關鍵影響。

對話古特瑞斯:聯合國還重要嗎?

在世界各國領導人齊聚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之際,古特瑞斯解釋了他認爲聯合國仍然不可或缺的原因。

俄羅斯人爲何依然支持普丁?

宣傳、賄賂和監獄三管齊下,俄羅斯民衆噤若寒蟬。

QAnon謊言背後是何真相?

本期我們要討論的是,陰謀論如何在美國大選中盛行。

日本爲何加強國防?

吉狄恩與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的彥谷貴子進行了交談,探討了烏克蘭戰爭和中國在南海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後,日本對安全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烏克蘭在庫爾斯克讓俄羅斯措手不及

在武器和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基輔部署了不對等的戰爭戰略。

委內瑞拉領導人失去支持:馬杜洛的恥辱選舉

這位委內瑞拉領導人已經失去了民衆的支持——他還能保持軍隊的支持嗎?

奧運會能否治癒法國的萎靡不振?

法國人可能在政府問題上意見不一,但卻樂此不疲地支持奧運會。